车评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amscheping
专业车评天天看
面对山寨车,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它们
中国民族车企的出路在哪里
对,我说的就是中国特(guo)色(cui)——“山寨”。
野马T70
这是野马T70官网的宣传图,野马在成都车展上展示了这辆车,这个侧影是不是让你很熟悉?那再看看这张↓↓↓
这轮廓是不是很像?不过还不是这辆途观,说到底途观本身也不过是一辆二三十万的紧凑级SUV,模仿这种车型的话不能体现花十分之一的钱买到一辆造型价值一百万的车,这样一种山寨车理念,所以野马T70仿的是途观的同型异价体——途锐。
看后窗就明白了,野马T70和途锐如出一辙。在这里我就不吐槽途观和途锐的相似性了···
尾部则是途观和途锐的集合体,更接近途锐一些。
相比外观,野马T70的内部设计十分中规中矩,布局十分普通传统。
这款5门5座SUV拥有4555*1835*1688(毫米)的三围尺寸,一台1.8升133马力的发动机,以及最低不到8万的售价,造型还比较顺眼,很符合这种外形“山寨”车的理念。在媒体试驾中的表现也算不错,但是作为一家民族企业,也非上汽、广汽、一汽这样的庞然大物,川汽野马的品牌竞争力就显得弱太多了。
众泰S21
还有众泰T700,这款车更酷炫。
这,这不就是保时捷Macan吗?
当然我们这次的主角不是上面两辆而是在本次成都车展上亮相的众泰首辆S系列SUV:S21。这款车山寨的是奥迪Q3。(下图中蓝色的是众泰S21,橙色的是奥迪Q3)
这辆S21将配备一台1.5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五挡手动变速器或CVT,而价格则可能在8万左右。可以说,众泰找准了定位,就算不为了虚荣心,这种模仿自经过严格试验车辆的外形设计也肯定能为一辆实打实极低价格的国产SUV加分。
而且这款车型还有着一个仿自特斯拉Model S的大屏中控,不过,可以明显的看出,尽管众泰用了蓝白配色来突出科技感,但自身技术工艺水平仍是硬伤,粗糙的塑料质感并不能配合大屏提升车辆的感官档次。
说起中国车企模仿国外先进经验的路途中,有一家企业不得不提,那就是双环。双环曾凭着模仿国外优秀车型,成功的在当时混乱的中国汽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或许也是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于2007年将旗下CEO(后改名为SCEO)车型带到了德国法兰克福的展台上,被宝马起诉。2008年6月26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决,双环汽车在德国的经销商——中国汽车公司销售的中国双环CEO汽车与宝马X5车型在外观上“相似”,属于“侵权行为”。如果该判决生效,进口双环汽车的德国进口商中国汽车公司已经出售的每辆车都会被处以25万欧元的罚款,并且销毁库存的车辆。这是自主品牌在“模仿之路”的首次败诉。于国内汽车厂商的影响深远,之后汽车行业的洗牌有其一分影子。
当时流行将双环CEO改装成宝马风格,看看这辆,双孔进气格栅并贴了宝马徽标,要不是没有改大灯,还真不能看出这是一辆双环CEO。当然更有牛人将CEO改成了这样,连内部都改头换面成了一辆宝马X5。
仿自Smart的双环小贵族
仿自本田C-RV的双环来宝S-RV
双环还不止山寨了宝马X5,Smart,本田C-RV等都是它的目标。可是在这些当初大热车型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双环没有摘去模仿的帽子,没能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导致其在数年后急剧衰弱,最终销声匿迹。
在工业设计能力尚较弱的时候,效法成功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这之后收获金钱的同时能否收获技术,或者说能否有魄力将收获的金钱投入自主研发。当初日本也同样经历的这一过程,七八十年代的日本车也都是山寨的欧美经典款式,可他们毕竟走上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所以才有了现在雄霸天下的丰田,还有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等世界级车企。
中国人也应如此,就像引进外资建合资车厂是为了“以市场换技术”一样,在模(shan)仿(zhai)的同时学习别人先进的设计理念,或许发动机悬架等核心技术不好抄,但是现代车辆外形的设计同样是经过了严密的风洞,强度等试验,同样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在“山寨”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是正途也是国内厂商未来的出路。